业余男双进攻中为什么要多打直线?该怎么打?
其实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在男双进攻中,线路的选择都尤为重要,如果线路选择不合理,不仅连贯难以保持,得分效率也会大大降低,甚至还会频繁遭遇对方的反击导致失分。
之所以要选择多打直线,其实无外乎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
羽毛球的飞行是一个不断减速的过程,斜线球的飞行距离一定是长于直线球的。想要获得同样的末速度,斜线就需要比直线施加更多的力。球飞行距离越长减速就越明显,减速越明显,末速度越低,对于防守方处理起来也就相对容易,可以更从容的进行变线分球。而直线球的第一个目的就是缩短从击球点到防守方的距离,提高球的末速度,让球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到达对方场地,缩短对手的反应时间,增加防守变线分球的难度。
第二:
由于对方的防守变线难度增加,也就明确了封网的大致方向。一旦对方回球质量下降,就更容易被前场队友拦截封网补刀,增强了连贯和得分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后场进攻球员被大范围调动和前场球员漏球的几率。
可能存在的疑问:
说到这肯定有人会有疑问,直线进攻直奔对方身前,防守球员甚至不需要大范围移动就可以接到,这不是相当于降低了对方防守的难度吗?
其实不然,因为双打不同于单打,双打时(在防守站位正确的前提下)AB两人的防守范围是基本覆盖整个场地的,就算你进攻斜线,防守方也是基本不需要大范围移动就可以接到,只不过需要换另外一个人去处理而已。不可能进攻直线的时候是A防守,进攻斜线的时候还是A跑过去防守。此时斜线的防守是由B来负责,而对于B来说,这个斜线球的飞行时间更长,球速相对更慢,防守难度反而比A更低。
B哪怕就是简单的顶一个直线后场,这个球就会直接越过我方前场球员,后场进攻球员也要面临后场的大范围横向移动。
反过来如果以相同的力量进攻直线的A,A将会面临相对更快的球速,更难变线分球,还要面临我方前场队员的直线拦截。而我方的后场进攻球员将会获得更小的移动范围和更多的机会持续压制,就算A能勉强分出斜线,同理由于球飞行到我方场地的时间更长,进攻方也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轮转调整。
直线该怎么打?
上面已经解释了为什么要多打直线,而直线应该怎么打也是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很多初学者印象中的进攻直线就是大力扣杀对方的追身,暴力下压,直接钉地板,钉的越深越好。
而实际上想要在实战中把直线打穿是一个“技术活”,而不全是“力气活”。
如果一直想钉地板而不改变进攻的角度和力度,一旦对方习惯了你的球速和下压角度,进攻方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防守方则更容易以逸待劳。直线的进攻要做到打穿对方的防守,光有力量肯定是不够的,所以要把直线进攻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分类。
直线进攻要兼顾调动对方的防守重心
如果只是强杀,下压角度不进行调整,一味的奔着钉地板使劲儿,防守方的重心就会始终保持在很低的位置,持拍手的位置保持不变,接杀球就会相对从容。
而在进攻时增加对于防守方头部或者胸口高度的攻击,改变下压的角度,就能充分的调动防守方的重心,在对方低重心防守时突然加入平高球直接过顶,或者一拍收吊,使对方在频繁调整重心的过程中忙中出错,暴露出防守漏洞。
“直线”只是一个大致方向,而并不是必须垂直于底线的
直线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就是直直的打过去,球飞行的方向与底线的夹角无限接近于垂直,将球速提高到极致,而实际进攻中的直线是包含小角度斜线的概念的。
也就是说进攻的大致方向是不变的,针对同一个防守队员,可以用直线攻击他的持拍手(腋下),也可以攻击非持拍手(转身),当然也可以攻击他的中路(追身),这其实都属于是“直线”的范畴。
结合上面的重心调动策略,对于你来说一个“简单”的直线进攻,在对面的防守队员看来就变成了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组合拳,防守压力自然倍增。
总结:
杏运体育官方网站后场直线进攻和网前封网的配合可以说是男双的一个必修课,用多变的直线进攻和严密的直线封网打穿对面的防守是最直接有效,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得分方式。
平时可以和搭档多练习这个球路,熟悉可能产生的常规变化,找到舒服的进攻节奏和站位,共同建立一个成熟的“套路”。
双打对抗中水平越高套路就越深,因为双打是一个配合性很强的运动,在快节奏的赛场上无法有效沟通的时候套路就像是一个暗语,提前让搭档知晓你的意图,提升配合的默契和得分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songyan850725